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走揣.咱的所在】與陽光相約的所在—畫筆下的北回歸線地標

  • 2024-12-27
  • 展覽活動

1924年8月,東京美術學校新鮮人陳澄波趁暑假返台時,特地到嘉義水上郊外,用剛習得不久的油畫技巧畫下著名的北回歸線地標。

陳澄波畫的第三代北回歸線地標就在「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的第一展間。

這不是他第一次以北回歸線地標為主題創作,早在數年前,他便以水彩為其身影留下紀錄。只不過,當時的北回歸線標塔為總督府以竹木搭建的第二代臨時產物,而現今矗立在陳澄波眼前的則是1923年總督府下令重修的第三代石造標碑,為了迎接裕仁皇太子來台「行啟」。

陳澄波,〈北回歸線立標〉,1921-1923,紙本水彩,24 ×28.5公分,私人收藏。
1923年東宮殿下行啓紀念物行車徽號,也在此次的展覽中展出,就在第二間展間。

當時,裕仁皇太子乘坐火車沿著西部縱貫鐵道南下,從車窗望見路旁的北回歸線地標後,為了紀念這個光榮時刻,總督府發行明信片,在旅行手冊上大力宣傳,使北回歸線地標變為熱門觀光景點,吸引旅客來此感受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趣味風情。

標碑主體為白色直立三角柱,頂端有一圓球,側面則刻有「北回歸線標」,及兩列中文小字「北緯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秒五一」和「東經百二十度二十四分四六秒五」,但在嘉義設立的北回歸線標塔卻不僅是單純地理學上北緯23.5度的紀念建築,而是日本帝國領土首次跨足亞熱帶的重要勝利!而為了更多人一睹北回歸線地標風采,當局甚至將這座新標碑從原位置向西平移百餘米至公路旁,只為了讓更多人車途經嘉義時,親眼見證這座重要地理象徵。

富有特色的北回歸線標塔是當時風景明信片頗受歡迎的主題。圖片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1_103_NTUv02005

在陳澄波的畫作完成後數十年間,歷經颱風與強震的侵擾,如今的北回歸線標碑為第五代和第六代並列,在第六代雄偉的太陽館外,遊客還可見縮小復刻的歷代標碑模型們,共同紀念著千年來陽光固定在夏至造訪的恆古約定。

在「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場第一展間,百年前陳澄波一筆一畫親手繪製的珍貴作品原件難得現身,藉著尚顯稚拙的筆觸,記錄著波哥那日在暖陽下與北回歸線地標相會的記憶與溫度。而在展覽最後一個展間,則結合友達的擬真藝屏和動畫,帶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喜!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線上展廳|https://vr.ntm.gov.tw/ntmxccp130/

實體展覽展期|2024年12月3日至2025年5月11日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一樓 第4、5、6展示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精選文章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學生們
  • 【寫生的故事】成為畫家之前
  • 【寫生的故事】陳家的空間記憶
  • 【寫生的故事】開箱!陳澄波的畫具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最後一天穿什麼?
  • 【寫生的故事】門牌、名片、返鄉與再出發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