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寫生的故事】成為畫家之前

  • 2025-07-18
  • 展覽活動

在「珍視的回憶」展區中,有一張陳澄波在國語學校畢業時的個人照,和一旁同樣由張捷完整保存的文官制服的配件,包含帽徽、肩章、鈕扣和袖章。照片中的波哥身穿制服,挺直站姿搭配左手插腰,正氣凜然的模樣,準備迎向人生的新階段──成為一位老師。

「寫生的故事」展場照
展示陳澄波國語學校畢業照及文官制服配件,包含帽徽、肩章、鈕扣和袖章。(圖片來源:小編自攝。)

從現有作品來看,波哥最早創作的西洋畫是在1914年的一件水彩作品〈測侯所〉,當時他剛進國語學校,在石川欽一郎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水彩繪畫,由此點燃了對美術的熱忱。且在他國語學校時期抄錄的筆記中,最後一篇〈教育の樂〉提到:

「擔任教育工作的人,實際上是在從事著關乎國運興衰的事業。教育的事業是快樂的事業。必須知道這一點。」

「快樂不是享樂。能夠感受到只屬於自己的快樂才是快樂。教育的快樂就是這樣的東西。」

1915年,作文集帖封面
陳澄波國語學校時期抄錄用的筆記本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畢業後進入教職的波哥,也開始帶著學生走出教室、親近自然,鼓勵他們用畫筆捕捉身邊的風景,希望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感知能力,從學習中找到創作的快樂,從創造中發現世界。他在教學上的實踐正呼應了他筆記中所紀錄的「教育之樂」。

約1917年嘉義公學校訓導任命書。
臺灣公學校訓導陳澄波任嘉義公學校勤務
大正六年三月三十一日,臺灣總督府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約1920-1923,陳澄波(右立者)正在指導學生寫生課,此時的他正在水堀頭公學校湖仔內分校任教。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波哥後來赴日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時,並未選擇以藝術創作為主的西洋畫科,而是以培育美術教師為目標的圖畫師範科,這個選擇再次和國語學校時期留下的紀錄相呼應。當年他在東京美術學校的制服領章和鈕扣,同樣被張捷完整保存,即便生涯有所變動,留下來的物件證明了他不變的選擇與初衷──成為畫家之前,他先是一位相信教育、把教育視為快樂事業的年輕人。這份相信人、相信啟發的信念,深植於他的創作與教學之中,持續對世界的理想面貌進行反思與探索,同時也帶給後輩更多的啟發與想像。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展期|2025年4月29日至2026年3月1日

地點|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精選文章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學生們
  • 【寫生的故事】成為畫家之前
  • 【寫生的故事】陳家的空間記憶
  • 【寫生的故事】開箱!陳澄波的畫具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最後一天穿什麼?
  • 【寫生的故事】門牌、名片、返鄉與再出發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