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我們統計了陳澄波的收藏,概要性地介紹了他的品味趨向;接續三篇,我們要對陳澄波的蒐藏—-特別是其中上千張美術明信片—-進行風格列舉,以此來一一呈現他所欣賞的創作類型:他是雜食的嗎 ?雜食到什麼程度 ?這項工作等於是在分析陳澄波創作的前端作業,有助於勾勒出其腦中理想型的美術樣貌,進而理解筆下創作;簡單地說,理解藝術家創作的途徑,可以是從掌握藝術家欣賞哪些作品來下手。
在美術明信片的收藏當中,官展(特別是帝展)佔最多,其他在東京的畫會展覽也不少,他並不是依著西洋美術史大師傑作來進行蒐藏,而是注視著日本(西)洋畫家世界的表現。我們於是可以問:以陳澄波個人品味所編輯出來的「日本洋畫美術史」可以是如何 ?
這個日本表現的類型分析還是要以西洋現代美術史為軸線,因為這些洋畫家原本即緊貼、或以一個時間差緊隨西方潮流,從中汲取創作養份,並對之進行演繹。因此,以下的列舉主要為一日一西兩圖並列,一邊出自陳澄波的日本洋畫明信片收藏,另一邊出自西方美術史的重要畫作,即我們借助了西方畫家作品,將東方畫家作品回歸到其應處的美術史位置。
1 仿效荷蘭畫家Rembrandt(林布蘭)聚焦手法的效果
和田香苗的 《畫室》(圖1)以寫實的技法再現一個有著女性裸體模特兒的畫室,多位繪畫者全神貫注於模特兒裸體上,彷彿是用視線代替聚光燈將之打亮,觀眾的視線也因此被引導,畫面流露出一種科學實驗室的冷凜感。這精彩的聚焦手法也見於十七世紀荷蘭畫家Rembrandt(林布蘭)的《Nicolaes Tulp博士的解剖課》(圖2),二者分屬不同類型的活動,卻有者雷同的氛圍。


2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夏爾丹)的風俗畫風格
權藤種男的 《做活》(1922第四回帝展,圖3)畫了一名正在操持家事的婦女;這種日常家務勞動場景的刻劃,不足光鮮亮麗,但有著居家溫暖感,同時可見於許多西方風俗畫中,如 18世紀法國畫家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夏爾丹)筆下正在廚房忙碌的女性(圖4)


3浪漫主義名作《梅杜莎之筏》構圖的力量展現
堀田清治的 《基礎工事》(1931第十二回帝展,圖5)精彩之處在於勞動者姿勢呈現了極具張力的畫面,這個構圖極有可能是參考了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派Théodore Géricault(傑利柯)的《梅杜莎之筏》(圖6)。二者的人物群均呈三角形鋪陳,三角形頂尖為展現力量的焦點。《梅杜莎之筏》是船難場景,力量是朝三角形外釋出,而《基礎工事》是工地現場,力量是朝內聚集。就風格而言,《基礎工事》一樣屬於對情緒與力量有所誇示的浪漫主義。


4刻劃勞動階級的寫實主義
嚴琦精起的 《收穫》(1919第一回帝展,圖7)描繪農事活動的場景,主題與構圖有著法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藝術家Jean-François Millet(米勒)的名作《拾穗 》(圖8) 的影子;顏色配置則看似參考了Millet(米勒)另一件名作《播種者》(圖9)。



金子吉彌的 《失業者》(1930第十一回帝展,圖10)畫面極度暗沉,處在陰影中人物面帶愁容,這令人聯想起十九世紀法國畫家Honoré Daumier(杜米埃)名作《三等車箱》(圖11)中那些底層階級人物。


5 日式的東方主義
十九世紀有不少西方藝術家投入描繪伊斯蘭世界的異國情調,由於過於強調差異,產生了不少會製造刻板印象的作品,即所謂的東方主義畫作。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圖12)即是代表性作品;其敘事元素:裸女們演奏樂器與跳舞、室內女子坐臥在毯子上、布簾披掛著…,也約略出現在日本洋畫家田邊至的《跳舞》(圖13),儘管後者所描繪的並非伊斯蘭世界,但明顯借用了西方美術裏的東方主義風情。


6寫實技法下不同美感的裸女
不同於陳澄波自己所繪的裸女,他可以欣賞以寫實技法來表現之;畫家桑重儀一的 《站在畫室裡的女人》(1922第四回帝展,圖14)即以學院派(圖15)嚴謹細密的寫實技法與用色規範,嚐試演繹日本女性裸體美感。


畫家永尾嘉多留的 《裸婦》(1924第五回帝展,圖16)傳達的裸體美感不是學院派所追求、古典定義的「完美」,其寫實技法比較接近法國寫實主義大師Gustave Courbet(庫爾貝),是一種較為接近真實的美感(圖17)。


本專欄作者蔡潔妮為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 藝術社會學博士,這個系列文章的研究樣本來自陳澄波基金會策畫與出版的《陳澄波全集》第七至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