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年表
1895 -1919
1895
- 2月2日,生於清領時期的臺灣省臺南府嘉義縣。父親陳守愚為一私塾教師,母親則在陳澄波出生後不久去世;後因父親另娶,被送交至乳母家寄養。
- 4月17日大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進入日治時代。
1897
- 改由祖母林寶珠撫養,祖孫兩相依為命,祖母以販賣花生油和雜糧維持生計。
1907
- 祖母老邁不能謀生,改由二叔陳錢撫養。
- 13歲進入嘉義公學校(今崇文小學)就讀。
1909
- 父親陳守愚逝世。
1913
- 嘉義公學校畢業。
- 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校址位於現今臺北市立大學),受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指導,開啟對西洋美術的初步接觸和認識。
1917
-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畢業。
- 任嘉義公學校訓導。任教期間因教學認真、表現優異,數次領取嘉冕獎金。
1919
- 長女陳紫薇出生。
1920 - 1929
1920
- 轉任水堀頭公學校(今嘉義縣水上國小)。
1923
- 以漢文投稿彰化崇文社第37期徵文,並獲得第六名之獎勵。
1924
- 考入東京美術學校的圖畫師範科。夜間並在本鄉繪畫研究所進修素描,前後五年。
- 次女陳碧女出生。
1925
- 〈南國の夕陽〉入選第二屆白日會展。
- 與陳植棋在日本擬籌組美術團體「春光會」,但因學長黃土水反對而作罷。
1926
- 〈南國の川原〉、〈南國の平和〉入選第三屆白日會展。
- 〈嘉義の町はづれ〉(現名〈嘉義街外(一)〉)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院展(簡稱「帝展」)。
- 長男陳重光出生。
1927
- 〈雪景〉、〈媽祖廟〉入選太平洋畫會第二十三屆展。
- 〈嘉義公會堂〉入選第八屆中央美術展覽會。
- 自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畢業,並入研究科繼續學業。
- 〈秋ノ博物館〉、〈遠望ノ淺草方面〉入選第四屆槐樹社展。
- 〈秋の表慶館〉、〈雪の町〉入選第四屆白日會展。
- 於臺北博物館個展。展出油畫〈嘉義町外〉、〈南國川原〉、〈秋之博物館〉、〈美校花園〉、〈西洋館〉、〈初雪上野〉、〈朱子舊跡〉、〈鼓浪嶼〉、〈郊外〉、〈伊豆風景〉、〈雪街〉、〈黎明圖〉、〈潮干狩〉、〈紅葉〉、〈須磨湖水港〉、〈觀櫻花〉;水彩畫〈水邊〉;日本畫〈秋思〉等作。
- 於嘉義公會堂個展,展出作品61件。
- 與廖繼春、顏水龍、范洪甲、何德來、張舜卿組成「赤陽洋畫會」,並於9月1-3日於臺南公會堂展出,作品120餘件。
- 〈街頭の夏氣分〉(現名〈夏日街景〉)入選日本第八屆帝展。
- 〈帝室博物館〉入選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
- 與林玉山共同舉辦書畫展於嘉義公會堂娛樂部。
1928
- 〈新高の白峯〉入選第五屆白日會展。
- 〈不忍池畔〉入選一九三○協會第三屆展。
- 〈歲暮の景〉入選第五屆槐樹社展。
- 〈雪景〉入選第十五屆光風會展。
- 個展於廈門旭瀛書院,作品40件。
- 〈空穀傳聲〉、〈錢塘江〉入選福建美展。
- 〈龍山寺〉(特選)、〈西湖運河〉入選第二屆臺展。
- 油畫〈龍山寺〉奉納於萬華龍山寺,並與黃土水的雕刻〈釋迦像〉一起陳列在會議室內。
1929
- 〈西湖東浦橋〉入選第六屆槐樹社展。
- 自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研究科畢業。
- 〈早春〉、〈清流〉、〈綢坊之午後〉參展教育部於上海主辦之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
- 〈湖上晴光〉、〈外灘公園〉、〈中國婦女裸體〉、〈杭州通江橋〉四件作品參加西湖博覽會。
- 夏,張大千與俞劍華即將前往日本,行前張大千、張善孖、俞劍華和楊清磬等四人合繪一張花果水墨軸,由王濟遠題字,送給陳澄波作紀念。
- 與汪荻浪一起獲聘為上海新華藝大西洋畫教授。
- 參展藝苑繪畫研究所舉辦的第一次美術展覽會「現代名家書畫展覽會」上海寧波同鄉會,展出〈晚潮〉(風雨白浪)與〈前寺〉(普濟寺)。
- 〈早春〉入選第十屆帝展。
- 〈晚秋〉(特選‧無鑒查)、〈普陀山の前寺〉(無鑒查)、〈西湖斷橋ノ殘雪〉(無鑒查,又名〈清流〉)入選第三屆臺展。
- 任藝苑繪畫研究所指導員。
1930 - 1939
1930
- 至昌明藝術專科學校任教。
- 〈杭州風景〉入選第七屆槐樹社展。
- 〈普陀山の普濟寺〉入選日本第二屆聖德太子美術奉贊展覽會。
- 參與赤島社第二屆展覽會於台南公會堂。
- 接家人到上海同住。
- 個展於臺中公會堂,作品75件。
- 應上山滿之進前總督之囑,赴臺灣東海岸達奇里溪(今之立霧溪)寫生。
- 任上海藝苑繪畫研究所名譽教授。
- 〈普陀山の海水浴場〉(無鑒查)、〈蘇州の虎丘山〉(無鑒查)入選第四屆臺展。
1931
- 辭去新華藝專西洋畫科主任的職務。
- 1931年攝於上海。右起為長女陳紫薇、妻子張捷、次女陳碧女、陳澄波、長子陳重光與六堂弟陳耀棋。
- 參展上海新華藝專「新華畫展」於新世界飯店禮堂。
- 油畫〈人體〉參展藝苑第二屆展覽會。
- 第三屆赤島社展於臺北舊廳舍舉辦,展出五件出品〈上海郊外〉、〈男の像〉等。
- 至江蘇無錫寄暢園、太湖黿頭渚、惠山等地寫生。
- 與倪貽德、龐熏琴、周多、曾志良在上海梅園酒家召開「決瀾社」第一次會務會議。
- 〈蘇州可園〉入選第五屆臺展。
- 三女白梅出生。
- 辭去新華藝專西洋畫科主任的職務。
1932
- 參與決瀾社第二次會務會議。
- 〈西湖風景〉入選第七屆春臺展。
- 一二八事變發生後,將家人從上海送返臺灣。
- 受推薦代表中華民國參展芝加哥世界博覽會(1933-1934)。
- 〈松邨夕照〉入選第六屆臺展。
1933
- 由上海返台定居。
- 〈西湖春色(一)〉入選第七屆臺展。
1934
- 〈西湖春色(二)〉入選第十五屆帝展。
- 〈八卦山〉(特選‧臺展賞)、〈街頭〉入選第八回臺展,並獲得五年的「無鑒查」資格。
- 參加在鐵道旅館舉辦的「臺陽美術協會」成立大會。
- 次男陳前民出生。
1935
- 〈南國街景〉、〈不忍池畔〉入選日本第二十二屆光風會展。
- 〈樹蔭〉、〈夏日〉、〈芍藥〉、〈たそがれ〉、〈街頭〉、〈西湖春色〉、〈新高の殘雪〉參展第一回臺陽展。
- 〈春の阿里山〉(現名〈阿里山之春〉)、〈淡江風景〉入選第九屆臺展。
1936
- 〈淡水の達觀樓〉入選第二十三屆光風會展。
- 臺灣文藝聯盟主辦綜合藝術座談會,於昭日小會館舉行,陳澄波、林錦鴻、楊佐三郎、曹秋圃等參加。
- 〈觀音眺望〉、〈淡水風景〉、〈北投溫泉〉、〈逸園〉、〈芝山岩〉參展第二屆臺陽展。
- 臺灣書道協會主辦,第一屆全國書道展於教育會館舉行,陳澄波長女紫薇、次女碧女、長男重光皆以楷書入選。
- 〈岡〉、〈曲徑〉入選第十屆臺展。
- 因連續10年入選臺展而受表彰。
1937
- 〈淡江風景〉入選第二十四屆光風會展。
- 〈野邊〉、〈港〉、〈妙義山(金洞山)〉、〈赤い家〉、〈阿里山〉、〈白馬〉參展第三屆臺陽展。
- 〈劍潭山〉參展皇軍慰問繪畫展。
1938
- 〈嘉義遊園地〉入選第二十五屆光風會展。
- 〈裸婦〉、〈ダリヤ〉、〈劍潭寺〉、〈新高の日ノ出〉、〈辨天池〉(現名〈嘉義公園(一)〉)、〈嘉義公園〉、〈鳳凰木〉、〈妙義山〉參展第四屆臺陽展。
- 〈古廟〉(無鑒查)入選第一屆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
1939
- 〈椰子林〉入選第二十六屆光風會展。
- 〈南瑤宮〉(現名〈水邊〉)、〈春日〉、〈駱駝〉等參展第五屆臺陽展。
- 〈濤聲〉(推選)入選第二屆府展。
1940 - 1947
1940
- 〈水邊〉入選第二十七屆光風會展。
- 〈牛角湖﹞、〈日の出〉、〈江南春色〉、〈嵐〉等六件參展第六屆臺陽展。
- 任「青辰美術協會」特別會員,負責指導嘉義的洋畫家,並於8月29日-9月2日舉行第一屆展覽。
- 〈夏之朝〉入選第三屆府展。
1941
- 〈池畔〉入選第二十八屆光風會展。
- 〈風景〉等參展第七屆臺陽展。
- 臺灣文學雜誌主辦的洋畫小品拍賣會上,與李梅樹和李石樵等捐贈作品50件。
- 〈新樓風景〉入選第四屆府展。
1942
- 〈お花を摘む女達〉(摘花的女孩們)入選第二十九屆光風會展。
- 〈新樓風景〉等四件參展第八屆臺陽展。
- 〈初秋〉(推薦)入選第五屆府展。
1943
- 〈嘉義公園〉等作參展第九屆臺陽展。
- 〈新樓〉(推薦)參展第六屆府展。
1944
- 〈參道〉、〈鳥居〉、〈碧潭〉、〈防空訓練〉、〈銃後の樂しみ〉、〈新北投を望む〉參展第十屆臺陽展。
1945
-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 任嘉義市各界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任嘉義市自治協會理事。
1946
- 當選嘉義市第一屆市參議會議員。
- 擔任第一屆臺灣省美術展覽會審查員,並展出作品〈慶祝日〉、〈兒童樂園〉、〈製材工廠〉。
1947
- 二二八事件發生。
- 3月25日,受二二八事件牽連,在嘉義車站前遭公開槍決,享年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