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與王濟遠的交情,陳澄波於1929年開始在藝苑任教。
同時,他也是新華藝專與昌明藝專的教員。在那個年代,上海雖無公立的美術學校,但私立的藝專、畫室可說是多如繁星,無疑是推進中國近代美術發展的動力。
上回提到,新華藝專是由自上海美專脫離出來的師生所創立。除了創校之初的俞寄凡、張聿光、俞劍華和潘天壽等教師外,後來還有汪亞塵、潘玉良等人加入,皆為近代中國畫壇的代表藝術家。
不僅師資陣容堅強,學校的編制亦十分完整。根據陳澄波保存的一本《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同學錄》,可以見得當時新華藝專不僅有中國畫系與西畫系,還有音樂系、藝術教育系,甚至還有「女子音樂體育系」。(這樣的系所設計可能與中國對「藝術」的定義源自傳統「六藝」有關)
透過一張「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福建籃球隊」的團體照,或許可以推想當時就讀藝專的學生有不少運動好手呢。
這段期間除了師生的合照,陳澄波還留有他帶著學生到蘇州寫生的相片。曾受陳澄波指導的袁樞真(戰後來臺任教於師大美術系)便對這段習畫過程印象深刻。她在1979年「陳澄波遺作展」中便有回憶:「陳老師教學認真,人又風趣,學生都樂於與他接近;那時他常帶學生到上海寫生。新華藝專每一學期安排每兩星期出外寫生,叫做春季寫生與秋季寫生,老師都帶我們去西湖」。
只可惜恩師早已離世,否則陳澄波與袁樞真若能在多年後於臺灣重逢,肯定是畫壇的一樁美事。
相較於史料較多的新華藝專,昌明藝專的資訊就顯得稀缺許多。同樣由陳澄波所藏的《昌明藝術專科學校章程》紀載了該校的組織、職員與章程,從書末的報名單可知這應是一份招生簡章。
昌明藝專的校長是著名的書畫家王一亭,教員包含了在上海美專、新華藝專等校任教的畫家,顯示老師在多校兼職的狀況並不稀奇,陳澄波也是如此。不過,昌明藝專僅創辦一年半,就因未獲教育部核准而廢校,陳澄波的在職期間只有約莫一年而已。
美術學校作為中國近代美術的推進器,吸納了大量優秀頂尖的藝術家。先後在藝苑、新華藝專和昌明藝專任教的陳澄波,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結識不少彼時上海畫壇的重要人物。
這份難得的經驗和人際關係,又留給後人什麼樣的珍貴資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