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的長子陳重光曾在訪談中提及:「我父親在東京認識一個名叫王濟遠的人,他也是上海的一個知名畫家,他見父親在學中入選帝展,已具職業家資格,乃邀請他去上海……」。
從這段話可以得知兩件事。其一,帝展在當時形同藝術家的專業認證,凡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便是被大眾所認可的藝術家,且不僅在日本、臺灣,中國亦是如此。
其次,則是王濟遠可說是引薦陳澄波到上海的關鍵人物。正如有王逸雲的牽線,陳澄波才會在廈門舉辦個展;而他前往上海背後的動機,除了先前提及的各種因素之外,有個熟門熟路的人帶領也是必要的。
王濟遠於1893年出生於江蘇,長陳澄波兩歲。
1914年自上海圖畫美術院西洋畫選科畢業,隨後留校任教;之後也以該校教員身分舉辦校內美展,進而在1919年參與「天馬會」的創立。積極參與美展會務、擔任校方要職的王濟遠,卻在1926年因與學生起口角而引發學潮,成為學生攻擊的對象。這場風波造成俞寄凡等教師離開上海美專,另成立「新華藝術學院」,即日後陳澄波任教的新華藝專。
至於王濟遠是否參與新華藝專的創辦,目前尚無資料證實,不過他確在1928年與江小鶼、朱屺瞻等先前在上海美專的同事共組「藝苑繪畫研究所」。
隔年抵達上海的陳澄波同樣執教於藝苑,該校校址為西門林蔭路,亦為陳澄波此時的通訊地址,可以推知他在上海的主要據點應是在藝苑。
有了與王濟遠的交情,陳澄波得以在藝苑任教一事並不難理解。但是二人又是如何結識的呢?
陳重光的自述裡點出了「東京」這個地點。
檢視陳澄波到上海之前,王濟遠在日本的活動,有1926-27年的兩次美術視察。視察期間還包含作品的展出,例如1926年的第七回中央美術展,以及1927年的「中華展」,皆有王濟遠的畫作出品。這時仍在東美校就讀的陳澄波,可能在展場認識了王濟遠,並且收藏他在1926年出版的《濟遠水彩畫集》。
有了這份情誼,陳澄波在1928年先赴上海、再到廈門的選擇,便也就有跡可循。因為兩名在日本認識的中國好友——王濟遠與王逸雲分別身處在這兩座城市。
雖然陳澄波與王濟遠二人同框合影的照片極少,不過他們的交情卻是隱藏在各種不同的史料當中……。
圖片來源:《上海畫報》755期(193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