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放眼東洋:陳澄波的東亞跨域#06|上海的近代美術發展

  • 2022-07-22
  • 文章
土山灣畫館內習畫的孩童。
圖片來源:https://wenhui.whb.cn/third/baidu/201905/06/260800.html

上海自開港通商後有了高速的進步,城市面貌如此,藝術活動也是如此。

1847年,耶穌會在上海徐家匯地區設立據點,建立起教堂、學校、圖書館等機構。之後在1864年在土山灣創辦孤兒院,並且設置畫館培養孤兒們繪畫、雕塑等技能,以作為謀生的方式。

由於教學與課程有別於傳統師徒制或臨摹性質的習畫模式,土山灣畫館因此成為中國近代美術教育的濫觴,培育出了上海第一代的西畫家,如周湘、張聿光、丁悚等人。

1912年,上海圖畫美術院成立,由劉海粟擔任校長。隨後歷經改制、擴編,於1921年再改名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即我們熟知的「上海美專」。

該校雖是私立,但課程設計已相當多元成熟,且延攬了曾在土山灣畫館習畫,或有留學背景的畫家為教師。

課程方面,含括西洋畫、中國畫、雕塑、工藝圖案與師範等科,另有開設暑修班與函授教學,對上海地區美術教育的普及頗有助益。

此外,創校之初教授人體畫、1920年聘用女模特兒等作法,儘管一再地衝擊民風仍舊保守的社會,劉海粟依然據理力爭,維護藝術創作與教學的自由,進而影響了新成立的北京美專,帶動近代中國人體寫生畫的風氣。

在美術教育開始蓬勃興盛之際,美術團體亦有活躍的表現。

上海圖畫美術院第一屆成績展覽會水彩畫部,1918。
圖片來源:《美術》1期,1918。

上海美校最初於1918年舉辦成績展覽會,可視為美術展覽的先聲。隔年,江新、丁悚、王濟遠等該校教員延續這股熱度,組成了匯集上海畫壇重要藝術家「天馬會」。

該會自1919年起至1928年,共舉辦了九次的展覽會。不但建置起完整的審查制度、給予年輕藝術家表現的舞臺,還促進了一般民眾對藝術的認識。

天馬會第二屆展覽會會場,1920。
圖片來源:《圖畫週刊》8期,1920,版4。
《天馬會第八屆美術展覽會出品目錄》,1927,陳澄波舊藏。

而與天馬會齊名且抗衡的,還有1920年成立的「晨光美術會」。

晨光美術會從1921年到1931年間共有六次的公開展覽,其他活動還包含繪畫研究所的設立、文藝講演會的籌辦,以及雜誌《晨光》的出版。

《晨光》創刊號,1921。
圖片來源:王韌,〈上海洋畫運動興起研究(1919—1929)〉,《中國美術研究》14期(2015),頁19。

截至1930年,上海地區的現代美術已有近百年的發展。

透過教育打下藝術創作的基礎,再到畫會建立起的作品審查與展示環境,可見彼時的上海藝術圈正以日本為榜樣,並有一定程度的規模。

由此可知,陳澄波前往上海的選擇實則有非常多的考量因素。如我們最初所提日本對「支那趣味」的興趣,或是現代城市的先進與異國風景的吸引力。

不過最重要的,或許還是藝術環境的成熟與否。

對懷抱「巴黎夢」卻無法達成的陳澄波而言,上海也是個滿足諸多條件的好去處,若是要精進畫藝肯定有莫大的幫助。

那麼在這被稱為「魔都」的大城市裡,陳澄波又認識了誰呢?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