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描述的是西湖無論晴雨,景致皆十分優美動人,宛如是妝感濃淡都合適的美人西施。
對於西湖風景能有這樣的心得,顯然是需要長時間的觀察體會。蘇軾曾兩度在杭州任官,因此他的在地書寫也確實入微且獨到。
那麼若是初來乍到西湖的旅行者,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觸、以什麼樣的手法紀錄感想呢?
1928年的夏日,陳澄波來到杭州,展開他人生中第一次的中國之旅。
杭州西湖的旅遊文化早在宋代便已形成,明代之後更因地方志書的普及而出現如《西湖遊覽志》的旅遊專書。
進入20世紀後,日本赴中國旅遊的人數漸增,相關出版物也隨之傳播。如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裡的江南紀行,或是谷崎潤一郎的短篇小說〈西湖之月〉,皆是奠基在作家親遊西湖的經驗所完成的文學作品。
與此同時,《臺灣日日新報》上也不乏吟詠西湖之美的詩文,顯示西湖作為中國的風景名勝,在當時無疑是聲名遠播。
因此,陳澄波來到此地所欲觀覽的景色,大致不脫幾個代表性的景點。
像是斷橋、保俶塔、寶石山,都是他以西湖為題的作品中,經常能見到的母題,宛如是現代人每到一個觀光勝地,便會找尋最具辨識度的元素拍照打卡。
以首次赴杭留下的作品為例。〈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約莫是站在西湖的東岸,展望西北方的寶石山,正好能看到斷橋與錦帶橋連接起的「白堤」,以及豎立在山上的保俶塔。
而入選第十回帝展的〈早春〉,也是從類似的角度作取景。只不過視線範圍更加限縮,並且在畫面左右安排樹叢形成景框,藉此引導畫作前的觀眾,與畫中的人群一同往保俶塔看過去。
跟隨陳澄波的腳步,我們還能夠從「西湖」這個相當有歷史的主題裡,看見一些現代化的蹤跡。
如路燈、電線杆、遊湖的小艇與湖畔的西式樓房,透露出古時文人遊賞的自然景觀,逐漸轉變為現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間。
不曉得在陳澄波眼中,當時的西湖可以比作哪一位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