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與嘉義中央噴水池畔的高砂啤酒屋
這個月你搭乘過高鐵了嗎?上車以後,不妨注意擺在椅背裡的高鐵雜誌,翻過第一頁,就能見到陳澄波的蹤跡喔!
出身嘉義的文學家鄭順聰先生,為2017年7月號的高鐵車上刊物《T Life》撰寫了一篇文章,題名為〈噴水池旁的倩影 嘉義衛生公館〉,該文簡要地介紹了日本時代矗立於嘉義市中央噴水池東側的一棟洋房。文章一開頭,便提到這幢建物,出現「在陳澄波的油畫《夏日街景》中,它從茂盛的綠樹後,冒出橘色圓頂。……」
臺灣高鐵車上刊物《T Life》,2017年7月號。
陳澄波,《夏日街景》,油彩畫布,79x98cm, 1927。
轉引自「臺灣回憶探險團」,較清晰的圖檔可參見該網站。
這個外觀極為搶眼的建築物,最早其實是1909年9月7日啟用的「嘉義衛生公館」。從這個名字看上去,它原本應該是用來推動各種公共衛生事務的場所吧!
然而,若我們翻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便會發現:衛生公館的用途,其實非常廣泛。從建物落成以來,舉凡嘉義廳的支廳長會議、小學校與公學校的校長會議、農會的選舉,甚至是民間米商的聯合大會、關於農田水利的埤圳組合會議,全都擠到這個地方來舉行。小小的房子裡,竟然舉辦了這麼多的活動,真是令人感到吃驚。
另外,在1910年,當「榮町一丁目37番地」那棟極好看的「臺灣銀行嘉義支店」還沒蓋好之前,臺銀的「出張所」也暫時設置在衛生公館裡。隔一年,當總督府的「林野調查」全面啟動以後,嘉義廳的林業調查事務所也曾進駐於此。那時,嘉義各地的民眾為了趕在六十天的期限內申告土地權利,曾經湧向噴水池畔的這幢小小洋樓,其人潮「日以百計,門限幾穿」,簡直要把它塞爆啦!
source: 賴萬鎮編著,《嘉義寫真.第三輯》(嘉義市:嘉市文化局,2004),頁35。
這樣看起來,「嘉義衛生公館」的作用,可不僅只局限於「衛生」而已。作為地方官員、紳商與民眾頻繁出入的場所,那時,整個大嘉義地區許許多多的公共事務,恐怕都與這棟造型奇特的房子,有一些關係呢。
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有的沒的事情,全都要擠在這座看起來並不很大的洋房裡呢?推敲起來,或許是因為1906年那場「陷落諸羅十萬家」的梅山大地震,損害了嘉義市街上大部分可資利用的公共建築。事實上,衛生公館本身,也是順應震災之後的街區改正計畫,而興建起來的。或許在災後重建的那段時間裡,衛生公館已是整個嘉義最好的集會場所了吧!
然而,在郡役所、公會堂以及其他種種官方建築物陸續落成的時代,衛生公館也就不必擔負起那些原本不屬於它的任務了。1915年的一次整修過後,它似乎漸漸沉寂下來,前述種種活動,皆已不在該地舉行。
而到了1920年代以後,衛生公館很可能已轉手給民間公司──在一些遺留至今的圖像資料裡,洋樓的屋頂與牆面。都掛上了啤酒的廣告招牌。例如下面的這張老照片,洋樓屋頂上的「直營ビヤホール」等看板字樣清晰可辨。「ビヤホール」亦即英文的Beer Hall,也就是啤酒屋。在20世紀初的日本內地,由酒廠直營的啤酒屋,是一種新興的商業型態。而到了1920年代,這種消費潮流,顯然也傳到了臺灣,並且進入嘉義。
轉引自「臺灣回憶探險團」,較清晰的圖檔可參見該網站。
那麼,這家啤酒屋又是由誰來經營的呢?仔細觀察建築物二樓牆面上的招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下圖是日治時代「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的商標,比對兩張圖中間出現的人型圖樣,其實相去無幾。照片裡,你還可以看到圓形商標的下方,有比較顯眼的白色字樣,約略可以辨識出「TAKASAGO」,亦即「高砂」的日文發音。至於擺在街上的那塊「タカサゴ生ビール」看板,則是「高砂生啤酒」,當然也就是這家啤酒屋的招牌商品啦!
Source: http://www.geocities.jp/bicdenki/taiwantatemono4.htm
回到陳澄波的《夏日街景》。在畫面右上角,原本突出於橘色屋頂上的兩個尖塔裝飾,似乎也被相仿的廣告看板,給遮擋起來了。1927年,趁著空檔回到臺灣、來到嘉義中央噴水池附近寫生的陳澄波,並沒有錯過這棟造型奇特的洋樓。環繞著圓形屋頂的老虎窗、每個窗頂上的尖塔裝飾,都被他捕捉下來,描繪在畫面的右上角。雖然這棟已然消逝的老建築,在畫裡只露出了一小部分,但隱藏在那背後的故事,可是有一大串呢!
閱讀畫作,也是一種閱讀歷史的方式。下次,當你看到前輩畫家的作品時,不妨留意這些隱藏在畫作角落的時空線索,或許會找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