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韋聿 (Emery Chen)
圖1:〈風景速寫(116)-SB18:34〉 1934 紙本鋼筆 12.5×18.5cm 私人收藏
1934年以後,陳澄波曾數度走訪淡水,並留下一系列素描作品,完成於1934年的〈風景速寫(116)-SB18:34〉(上圖1)亦屬其中之一。這幅畫當中,前景有一棟日式建築,正面可見突出的「車寄」,屋頂則有「入母屋造」的斜脊與突出的屋簷。建築物周遭似有兩條小徑,一條由畫面下方向建築物的左側延伸,沒入左下角的樹幹背後。另一條則繞過建築物右側,向上延伸到遠景的洋樓。
該洋樓以殖民地式建築的拱圈為特色,屋頂有一條正脊與四條垂脊,正脊的兩側分別豎起煙囪。洋樓的後方,毗連一幢二層樓建物,該建物的一樓亦有兩個較大的拱圈。若比對淡水現存的歷史古蹟,這幢洋樓的外型,似與馬偕故居或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相仿。然而:
1. 馬偕故居為一正方形建物(圖2),而畫中洋樓一面為三個拱圈,另一面為六個拱圈,應是長方形建物。
2. 馬偕故居屋頂至外側迴廊處有一歇山頂式的轉折(圖2、3),在畫中亦未見描繪。
3. 若比對老照片(圖3),馬偕故居的屋頂原有四個煙囪(其痕跡在圖2當中仍能見到),也與圖中正脊兩側的兩個煙囪不符。
圖2:馬偕故居現狀照,引用自http://www.ct.org.tw/1283349
圖3:馬偕故居老照片,蘇文魁先生提供。
再看小白宮。長方形有拱圈的建築特徵雖然相符,但按照2004年的整修情況來看,小白宮的正脊,似應與建物較長的那一面平行。而若參考《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以及一幀1968年的老照片(圖4),該建物屋頂舊有的煙囪,亦僅有一處。
圖4:1968小白宮的屋頂翻修工程,引用自「典藏臺灣」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0/e0/4c.html。
日人井出季和太編輯出版於1935年的《興味の臺灣史話》一書,頁130後的夾頁有一幀照片,題名為「淡水稅關官舍」。(參見圖5,但該圖並不必然攝於1935年)其外牆為黑色,當即淡水地方耆老記憶中的「黑樓」。黑樓原址在小白宮東側,即所謂「埔頂三塊厝」之一。2005年黑樓原址闢為公園時,曾挖掘到部分文物與遺構(參見《聯合報》,2005年7月20日C6版,〈淡水黑樓古物,出土;文史工作者盼保存〉)。該建築以漆黑的外牆為特色,紀榮達先生認為毀於戰後,但若比對1945年的美軍航照圖(參見圖6),該處已不見建築物。臺灣文學家鍾肇政的自傳性小說《八角塔下》曾寫到「埔頂三塊厝」。鍾先生就讀淡江中學是1940年事,那時他尚能見到這三幢建物,或可推測黑樓毀於1940到1945年間。
圖5:井出季和太編,《興味の臺灣史話》,1935,頁130後夾頁2。
圖6:美軍航照影像(1945/06/17)
若以〈風景速寫(116)-SB18:34〉比對圖5,黑樓的長方形建築形式與煙囪位置、毗鄰建物一樓的兩個拱圈及其屋頂,都與速寫內容相符,我推測〈風景速寫(116)-SB18:34〉所描繪的遠景洋樓當即黑樓。若然,則近景的日式建築,按照它的相對位置,以及兩側小徑環繞的描繪,該建物可能是今天尚存的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參見圖7)。風景速寫當中,歇山式的屋頂與突出的屋簷、建物南側立面的「雨戶」、門口的「車寄」及其斜傾的雨庇等種種特徵,似也與現存建物相符。唯,多田榮吉故居的立面左右兩側,都有較明顯的格子戶(連子窓),這個視覺上比較搶眼的特徵並未出現在風景速寫當中,對於這個推測,構成較大的疑慮。
圖7:多田榮吉故居正面。
補記:
1. 鍾肇政《八角塔下》對「埔頂三塊厝」的描寫:
那是很明顯的洋式平房建築,四邊都是落地長窗,屋頂是尖的,一共有三幢。而這三幢房子都不曉得有幾十年沒有人住了,屋頂不用說全部已塌下,只剩下一些傾頹欲倒的骨架,牆也倒了不少,只有房屋與房屋之間的石牆還屹立著,上面爬滿了藤蔓。
2. 攝於1908年的一幀老照片(參見圖8),右上角仍可得見黑樓的建築與毗鄰建物,以及斜角的庭院大門。
圖8:1908年的淡水港,引用自「典藏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