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速寫淡水達觀樓

  • 2016-09-09
  • 文章

速寫淡水達觀樓

〈淡水達觀樓-SB18:34〉  1934  紙本鋼筆  12.5×18.5cm  私人收藏

 

1934年,陳澄波在淡水禮拜堂後方的高處,朝著南方的淡水河上游遠遠望去。開闊的視野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山崗上的紅樓。卓然獨立的一棟洋房拔起於半山腰,頗有雄視四野八荒的氣概,難怪要叫「達觀樓」了。在落款處,陳澄波以斗大字體,特意寫下這個名字──表現紅樓的氣象,大抵也就是這幅速寫的主題吧。

 

有趣的是,1936年陳澄波再度來到淡水,並以差不多的視角與構圖,完成了一幅五十號的油畫,亦即〈淡水河邊〉。比較這兩幅畫,右側的樹、左側的紅樓、三角形的斜坡、淡水河與河岸山巒,畫中的種種配置,看來都十分相仿。

〈淡水河邊〉  1936   畫布油彩   90×116.5cm  私人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淡水河邊〉(上圖)裡的紅樓,退縮到畫面的角落,氣勢也 不如速寫那般雄渾。右側的枯樹從近景被擺到了邊緣,從主幹變成了旁綴。取而代之,在油畫中躍為主角的,則是堆疊於畫面下方的傳統建築群。

 

其實,陳澄波時常在速寫稿裡反覆琢磨一幅畫的畫面結構,有時,他會在已完成的畫稿上縮小畫框,裁切不必要的部分。在〈淡水河邊〉的創作裡面,他可能也刻意改變了原本的空間距離安排,選擇了更高的視點,畫中景物因此被拉遠,視野也變得更為開闊。

 

也不妨想像一下:假若當初陳澄波以這幅速寫的構圖,來完成一幅油畫,那又會是什麼樣子的一件作品呢?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