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韋聿 (Emery Chen)
〈滿載而歸〉 1936 畫布油彩 72.5×90.5cm 私人收藏
1. 大路上的行人
天色將明未明,這是淡水的清晨時分。住在「城仔口」以北,早起出門採買的民眾,以及挑著扁擔的小生意人,齊齊走向還未全然甦醒的小鎮。循著電線桿的指引,跟著人群的腳步緩緩前行,你是否也期待著市街上的風景呢?
2. 施合發商行的木材
來自中國福州或日本北海道的進口杉木,整齊地堆疊在河岸邊,準備送進「施合發商行」的木材廠進行加工處理。1930年代,「施合發」是全臺最大的木材事業,其工廠就設在海運、河道與鐵道的交會處,運輸成本也隨之減省。
左圖:蘇文魁先生提供
右圖:引自黑田菊之助,《北部台灣寫真帖》,1914。
3. 嘉士洋行倉庫
凸出於河岸的低矮紅磚建築是始建於19世紀末的嘉士洋行倉庫,日治時代成為外商殼牌公司的石油存儲與轉運據點。進口油料在此進行分裝,轉輸全臺各地。二戰期間,這座總是發出刺鼻味道的「臭油棧」曾遭轟炸,引發大火。
照片:蘇文魁先生提供。
4. 棧橋與輪船
殼牌倉庫右側的木造棧橋連接輪船,橋上忙碌的身影,可能正在執行灌油工作,補注岸上的兩座大型油槽。直到1941年最後一艘油輪駛離以前,淡水的河道還未完全淤塞,足以維持畫中這類三千噸以上的大型輪船順利進出。
引自:Civil Affairs Handbook – Taiwan (Formosa) Taihoku Province, p.61.
5. 黃東茂宅邸
隱約浮現於鼻仔頭的洋房是黃東茂宅邸。這位來自廈門的「黃五舍」早年代理洋行的石油生意,其後又投資磚廠、煤礦、鐵道等事業,財力極為雄厚。小鎮裡的居民遙望著這幢神秘宅邸,直到它在1939年毀於水上機場的興建為止。
黃東茂先生的別墅,引自:FORMOSA TO-DAY, 1917。
6. 小坪頂山
橫亙於畫面上方的丘巒是小坪頂山,舊名「圓仔湯嶺」。在北淡公路與鐵路尚未開闢以前,翻越小坪頂、通往北投地區的古道,是淡水與臺北地區的主要聯絡道路。
照片:蘇文魁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