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淡水高爾夫球場

  • 2016-08-12
  • 文章

形形色色的草木鋪成了大片盈滿的綠,水面與天空也在繁盛的綠意裡,染成碧玉般的顏色。左側一株大樹緩緩舒展他的手臂,頂抵著天空。遠景的觀音山,好似也隨著河水與雲氣的流動,呈現波浪般的連綿起伏。走進球場旁的矮樹叢裡,陳澄波將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揉摻為調色盤上的油彩,在小小的畫板上,揮灑成一個純真可愛的綠色世界。

1. 樹

左上角的大樹可能是球道終點的目標樹,用以提示果嶺位置。亞熱帶臺灣林木的千變萬化,一直是陳澄波風景畫裡的重要題材。這幅畫也刻意使用了點、撇、擦、勾等各色技巧,表現不同樹種的枝幹線條、樹冠樣態與葉片形質。

 

2. 灌木叢

高爾夫球的運動員需要開闊的視野與乾淨的草皮,球場裡的植物,通常會選擇冠幅較小、落葉較少的常綠樹種。圖中有紅綠葉片的植物可能是杜英,這種喬木也能得見於球場周遭的自然植被,其樹葉在掉落之前會由綠轉紅。

照片:杜英,轉引自李乾朗主持,《臺北縣國定古蹟滬尾砲臺修復或再利用計畫》(臺北縣:文化局,2010),p.115。

 

3. 紅

草木欣榮的景象裡,幾點紅葉與小紅布旗的醒目躍動,顯得別有意趣。陳澄波的畫作,常能見到各種對比色的並置。突出於大片綠意裡的幾點艷紅,是其中一種時常出現的視覺安排。

 

4. 果嶺

淺綠色的草坪是高爾夫球場的果嶺,設置在每個球道的末端,球洞就在這個草皮的平整範圍裡。運動員將小白球擊上果嶺以後,通常會蹲下來判斷草紋,推測球的滾動路徑,再拿捏適當的力道,試著將球推擊進洞。

 

5. 觀音山

觀音山是臺灣最晚形成的火山,數十萬年前它曾三度噴發,熔岩、碎屑岩及火山灰層疊積累的結果,形成了畫作裡重巒疊翠的「十八連峰」。這座火山也提供了品質良好的安山岩,從清代至今,山麓的打石場仍不停在開採石材。

 

6. 淡水河

翡翠般青綠的淡水河,從觀音山腳下流向北面的出海口。這條河澆灌了北臺灣的大片土地,為廣闊流域上的住民提供水源。18世紀以後,沿岸的商業市鎮陸續興起,大批帆船也在它的河道網絡裡往來移動,形成發達的水運系統。

 

7. 淡水球場

淡水球場是全臺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落成於1919年,其工程由熱衷這項運動的民政長官下村宏等人所推動,其後有許多紳商名流也相繼成為愛好者。老淡水球場歷來培育了無數頂尖球員,對臺灣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深具意義。

左圖:淡水高爾夫球場,轉引自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右圖:下村宏,引用自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

 

 

補記:

1. 這件作品也被挑進《紅色在唱歌》繪本裡,看看童詩作家林世仁老師怎麼訴說畫面中的「紅」。

 

「有自信的紅

小小一抹

就點亮了整個畫面

 

瞧   那濃烈的熱情

把周遭的空氣

都點燃起來了呢」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