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毛城
〈淡水紅毛城-SB20:35.11.14〉 1935 紙本鋼筆 13.5×18.2cm 私人收藏
1.紅毛城
17世紀中葉荷蘭軍隊將西班牙政權逐出淡水後另建城池,該城後來成為鄭氏政權與清國水師的駐軍堡壘。1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城堡又被英國租用為領事館,並加以擴建、塗上紅色。今日所見的紅毛城樣貌,大抵確定於此時期。
淡水紅毛城,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2.城堡上的角樓
突出於城堡屋頂上的角樓,連同凹凸於牆頂的雉堞,皆由19世紀的英國人所增建,意在增加城堡的防禦機能。駐守在紅毛城的士兵若遇敵襲,可以利用牆體的掩護,居高臨下地開火迎擊。
3.米字旗
日本時代,紅毛城仍持續租借給英國作為領事館的辦公室,畫中的旗幟只有簡略的描繪,但按照文獻證據,應是英國的米字旗。角樓上的粗壯旗桿是二戰之前購自阿里山的巨木,矗立近半世紀,在1970年代更換為棲蘭山區的紅檜。
4.英國領事官邸
兩層樓磚造的領事官邸落成於1891年,抬高的地基與外側的迴廊能適應濕熱氣候,是典型的殖民地式建築特色。天津條約促成淡水的開港通商,也促使英國派遣領事駐紮,在商業繁盛的淡水蒐集各種情報,並保護本國商人的生意。
5.信號柱
矗立於淡水稅關倉庫附近的信號柱,使用旗號與入港的船舶溝通,後來的淡水不再有大船入港,信號柱亦隨之消失。信號柱的歷史很少被注意,但它在日治時候的淡水頗吸引遊人目光,也因此在陳澄波的畫裡留下了歷史的痕跡。
1974年仍存在於高雄港口的信號柱,與淡水稅關的信號柱規格相仿,後來為發出燈號的信號塔所取代,現已拆除。本圖轉引自張維斌先生的部落格: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7448 。
6.高爾夫球場的涼亭,或獸疫血清製造所
從1930年代的一幀老照片來看,右下角的建物可能是淡水高爾夫球場角落的涼亭。不過,推敲它的相對位置,也可能是「獸疫血清製造所」裡的建築。這一動物防疫機構在戰後為國民政府所接收,即今日的家畜衛生試驗所。
引用自國家文化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