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1:畫框正面
木雕外框上的圖案很清楚可以比對出就是蘭嶼達悟族人形紋、波浪紋等組合。
細節2:畫框背面
四根木條上的圖文正記載著一則被遺忘的故事吧?!
亦或是它們只是湊巧被木匠從廢棄拼板舟身上拔起的木板,製成了畫框…..
85年前的秋天,陳澄波遠赴東海岸,他以西方的油畫技巧畫出台灣東岸太魯閣族的故鄉,卻偏偏將畫框嵌進達悟族圖騰的木框裡。畫家想關注的原住民文化是哪個意圖呢?如今留在台灣的就只有老照片、舊報紙……
畫家當年尋找外框,渡海去過蘭嶼?
1930年的日治法令,嚴格劃定蘭嶼為人類學研究區,收到隔離保護,違者處以25日的拘役重罰。
但除了畫框以外,更深遠的追求讓他去了美麗的島嶼嗎?
陳澄波夫人(張捷)保留的遺物中,有這樣一組極為完整的達悟陶偶…..
達悟族社會沒有貴族制度,早在台灣民主化的數百年前,他們已懂得均分共享漁獲,習慣不貪取,因而與大自然平衡共存。
蘭嶼本是塊樂土,但她卻曾殘酷地經歷退輔會重刑犯收容的「農場」,而今被原能會強制堆放了萬餘桶核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