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文學集》出版於1936年,封面由陳澄波所設計,是日治時期畫家跨領域創作的代表案例。不過,這本書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呢?
時間回到日本統治臺灣之初。當時的總督府官員與人類學者為調查臺灣的族群文化,於是著手進行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說、俚語和故事的採集,是為民間文學整理彙編的起始點。
到了1920年代,受到中國五四運動的影響,臺灣文壇也興起了新文學運動。本地的新知識分子開始關懷本土文化,有意識地記錄、保存臺灣固有的文學作品和臺灣話。
這股動能伴隨文化運動的力量,至1930年代持續壯大。《臺灣新民報》、《南音》等刊物的發行,更是提供了鄉土文學發表的舞臺。《臺灣民間文學集》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書,是第一部由臺灣人主編的民間文學專書。
說到這本集大成之作,就不得不提編者李獻璋。李氏為桃園大溪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哲學科。他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採集、編纂民間的歌謠、謎語和故事,最後集結成《臺灣民間文學集》一書,出版時年僅22歲。
他在該書的序言中,屢屢提及臺灣民間文學的重要性。像是「大家已覺高談荷馬的史詩、希臘的頌歌等等,不如低下頭來檢討一下採茶歌,研究一下『鴨母王』的故事」、「臺灣民間文學即原始的歌謠,傳說,在我們的文學史上應占有最精彩的一頁,這是與世界各國無異的」。
同時他也強調「又因近來方言研究熱頗見上騰,本書亦極力留心于記錄文字的選定,在這點所費的工夫,自信是比中國任何歌集都不會少的」。在母語、臺文備受提倡的今日讀這段話,更覺得這份維護與傳承臺灣文化的精神意義非凡。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現正推出「走進創作現場——李獻璋與臺灣民間文學」主題書展,並有同場加映的線上展「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民間文學」。
如果想了解更多精彩的鄉野奇談,或是逗趣的百年老梗,都可以鎖定臺文館的粉專與開放博物館的展覽唷
#願臺灣的學者們不要怠慢了自己的研究 by李獻璋
—————————————————————————-
走進創作現場——李獻璋與臺灣民間文學
展期:2022/05/10-2023/05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
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民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