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寫生的故事】相框背面,遺照背後:從張捷再探陳澄波

  • 2025-06-06
  • 展覽活動

走進展間,右轉至第一個展示區,其中一個展示牆寫著「生命的重量」,木頭色的展示櫃上,掛著一張輕薄的簾幕,一旁寫著請斟酌觀看,原來,簾幕背後展示了陳澄波的遺照。

寫生的故事展場,第一個展區「生命的重量」,一旁的螢幕,播放著李旭彬老師解說這張底片的調查過程。(圖片來源:小編自攝。)

關於陳澄波的遺照,是在1994年首次公諸於世,然而誰也沒料到,公布後竟衍伸出另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1994年,這張遺照圖像在陳澄波百年紀念展上公開,其後在媒體與網路上不斷翻拍流傳,但大家並不清楚照片背後的來龍去脈。約二十年後的2022年,陳澄波的長子陳重光逝世,基金會成員在整理其遺物時,在一張寶珠阿嬤的裱框相片背後,發現一張聘書獎狀,以及幾張泛黃的紙張,緊貼著紙張的是陳澄波的兩張遺照。看到這裡,基金會成員已經驚訝不已,沒想到再將對摺的泛黃紙張打開時,裡面竟夾著一張玻璃底片。

這份玻璃底片是什麼?原來,那正是陳澄波遺照的底片。

究竟是誰,在當時拍下這張底片?

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張底片──

遺照底片與三張沖洗照片,大小有所不同。(圖片來源:小編自攝。)

基金會將這張底片交予海馬迴光畫館的李旭彬老師進一步調查,發現底片拍攝當下的秘密:原來,事件發生的那一天,由於事態嚴峻,當陳澄波的身軀被抬回家中,妻子張捷在急迫之下,可能聯繫了攝影師前來家中拍攝丈夫的遺照。

首先,我們透過底片的材質來推斷。儘管在1900年代後台灣的攝影技術與風潮逐漸流行,底片的取得與價格仍不是那麼容易。在嘉義地區,唯一販售此款玻璃底片的是一間由日本人開設、名叫「青葉」的商店,店家在戰後因回到日本而關閉,當時會向店家大量購買這款玻璃底片的,唯熱愛登新高山、拍攝山岳風景的攝影師方慶綿一人。

接著,我們再從攝影器材來猜想。李老師透過底片成像的照光範圍,並考量當時攝影器材的體積、重量,要在當時將攝影器材扛至拍攝者家中、擺設並拍照,除了勇氣之外更需要不小力氣。

為求謹慎,李老師進一步綜合相框背後的物件考察。除了一張被包在紙張中的玻璃底片,尚有三張洗好的照片,讓我們一一仔細端倪:

這三張照片分別為:(一)遺照成品、(二)全幅沖洗一、(三)全幅沖洗二(按展場中的照片名稱與順序排列)。1994年公諸於世的是屏除周遭景物的(一)遺照成品,而(二)與(三)兩張全幅沖洗,仔細一看,可見照片印上「丁亥36.3.25 旧閏2.3」字樣,是沖洗者註記的拍攝日期,且(三)中的字樣略有歪斜。

全幅照片裡揭開了遺照中被屏除的周遭景物,更揭開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照片後方的供桌上放有一幅畫框,從畫面下緣的圖示,足以判斷那是陳澄波1928年的的自畫像;再沿著陳澄波身躺的門板外緣,可見一個抬起門板的身影,雖無直接的證據,但從當天情勢與畫面中的身形推想,這位扛著門板的身影,除了張捷,應當不會有第二人了。

2023年,發現玻璃底片中的張捷身影的施如芳導演,也曾將方慶綿這位攝影師加入以張捷為題的《藏畫》戲劇(飛人及社劇團作品)中,透過戲劇,我們亦看見玻璃底片衍伸出的故事與痕跡。

再回到展場,展示牆上還有一段話,寫著「這其實是一張夫妻合照」 ,也許,這是我們重新回溯張捷與陳澄波故事的另一視角,更是當代的我們再認識陳澄波的開始。

一起從張捷出發,再探陳澄波吧!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展期|2025年4月29日至2026年3月1日

地點|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精選文章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學生們
  • 【寫生的故事】成為畫家之前
  • 【寫生的故事】陳家的空間記憶
  • 【寫生的故事】開箱!陳澄波的畫具
  • 【寫生的故事】陳澄波的最後一天穿什麼?
  • 【寫生的故事】門牌、名片、返鄉與再出發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