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最新消息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最新消息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整

  • 2021-01-20
  • 文章

 

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
時間:1930.10.25-11.3
地點:總督府舊廳舍

1930年初陳澄波已獲聘擔任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西畫主任及西畫教授,他以〈普陀山の海水浴場〉(現名〈普陀山海水浴場〉)、〈蘇州の虎丘山〉(現名〈蘇州虎丘山〉)入選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

因第三回臺展〈晚秋〉榮獲特選,陳澄波於此回臺展具有無鑑查(即免審查)展出之資格,因此所展出的兩件作品均為無鑑查。

由現存的幾張照片得知〈蘇州虎丘山〉是在2月所畫,而為了此畫陳澄波至少到蘇州虎丘山寫生兩次。可惜目前畫作下落不明,僅留黑白圖像。

陳澄波在浙江普陀地區繪製的油畫目前知道的有8件,除1930年〈普陀山の海水浴場〉和年代不詳的〈普陀山群驢〉外,其餘創作年代都在1929年。1929年8月27日《申報》曾報導藝苑繪畫研究所開辦的「普陀旅行寫生班」返回上海之消息,提到王濟遠、潘玉良、朱屺瞻、陳澄波等均是該班的指導員,並曾在普陀作畫。1930年陳澄波會創作〈普陀山の海水浴場〉,也許跟這個寫生班有關。

陳澄波 普陀山海水浴場 1930 畫布油彩 61×73cm 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無鑑查」
陳澄波 蘇州虎丘山 1930 畫布油彩 尺寸不詳 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無鑑查」

 

相關資料
‧圖錄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編,《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頁85(西洋畫),1931.2.28,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編,《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頁72(西洋畫),1931.2.28,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照片

1930.2.16陳澄波手持正在創作中的油畫作品〈蘇州虎丘山〉與金挹清攝於蘇州虎丘塔前。
1930.2.24陳澄波攝於於蘇州虎丘塔前,後為其油畫作品〈蘇州虎丘山〉。
1930.2.24陳澄波(後排左)與堀越英之助(前)、金挹清(後排右)合影於蘇州虎丘山,前為其油畫作品〈蘇州虎丘山〉。

 

‧評論一

〈臺展の搬入 出品數昨年より增加 兩部とも大作多し(臺展收件 出品件數較去年増加 兩個部門均多大型作品)〉,《臺南新報》,日刊7版,1930.10.16,臺南:臺南新報社

上一回榮獲特選(今年無鑑查)的任瑞堯有一百號兩件、陳澄波除了一件一百號之外還有兩件的出品等等。(翻譯/李淑珠)

註:此篇報導提到陳澄波有三件作品參展,但何以臺展圖錄裡只有兩件?而在1930年9月依前總督上山滿之進之託完成的油畫〈東台灣臨海道路〉,其背面貼附一張「臺灣美術展覽會 受付番號 西第386號」紙條,雖沒寫出是參展第幾回的臺展,但依據出品規則規定製作一年以上不得參展,因此〈東台灣臨海道路〉應僅可參展第四回臺展,且當年陳澄波具有無鑑查資格,出品規定一人可以展出三件以內,若提出三件作品應均可入選,故〈東台灣臨海道路〉應非落選作,但為何最後卻沒有展出?種種疑問尚待釐清。

 

‧評論二

一記者,〈第四回臺灣美術展之我觀〉,《臺灣日日新報》,夕刊4版,1930.10.25,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洋畫信如南審查委員所評,多紅屋配綠樹,動物殆無,除卻鹽月審查員、及陳澄波氏之作品,筆法有變,餘慨與例年大同小異,無甚特色可記,妄言多罪。

 

‧評論三

〈第四回臺展漫畫號〉,《臺灣日日新報》,夕刊4版,1930.10.27,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評論四

N生記,〈臺展を觀る(五)(臺展觀後記(五))〉,《臺灣日日新報》,日刊6版,1930.10.3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第四室又是油畫,展出楊佐三郎的〈玫瑰〉、陳澄波的〈蘇州虎丘山〉、服部正夷的〈花〉等作品。(中略)陳氏的〈蘇州虎丘山〉是非常有趣的試作。樹葉落盡的古寺的樹林、刮著乾風般的灰色天空中,急於歸巢的鴉群,這些描寫都令人不禁想起支那的蘇州。陳澄波在此畫中表現了支那水墨畫的氣氛。當其他畫作都在追求西洋風格的油畫時,陳氏的此種嘗試與努力,值得注目。(翻譯/李淑珠)

 

‧評論五

Y生,〈第四囘臺展を見て(第四回臺展觀後感)〉,《臺灣教育》,第340號,頁112-115,1930.11.1,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

第四室,陳澄波的〈蘇州虎丘山〉具有晦澀感的東方特色,但前方的草叢,稍嫌欠缺諧調。
第五室裡,桑野龍吉的〈碼頭〉和陳澄波的〈普陀山海水浴場〉,看起來熠熠生光。(翻譯/李淑珠)

 

‧評論六

一批評家(投),〈臺展を考察す(下)(考察臺展(下))〉,《臺灣日日新報》,夕刊3版,1930.11.7,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在第四室展出的陳澄波〈蘇州虎丘山〉,具有不被動搖的沉穩態度,比陳植棋的作品更有深度。(翻譯/李淑珠)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ccpf1999@gmail.com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ccpf1999@gmail.com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