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整

  • 2020-12-29
  • 文章

 

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
時間:1927.10.28-11.6
地點:臺北樺山小學校

1927年3月陳澄波已從讀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畢業,隨後就讀圖畫師範科研究科。他以〈帝室博物館〉入選第一回臺展,畫中描繪的建築即是位於東京美術學校附近的帝室博物館表慶館,然此作目前僅存黑白圖像。

陳澄波  帝室博物館 1927 畫布油彩 尺寸不詳

相關資料

‧圖錄

臺灣日本畫協會編,《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第47圖,1928.1.20,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

 

‧速寫

東京帝室博物館-SB07:27.4.11 1927 紙本鉛筆 27.3×18.3cm

‧評論一

〈臺展を見て 某美術家談(臺展觀後感 某美術家談)〉,《臺灣日日新報》,日刊5版,1927.10.28,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陳澄波氏的〈帝室博物館〉是一幅透過率真的畫道來描寫的作品,這是可以肯定的,但顏料的處理仍有不足之嫌,若能加以研究,將來必能隨著年歲的增長,漸入佳境。(翻譯/李淑珠)

‧評論二

鷗亭生,〈臺展評 西洋畫部 四〉,《臺灣日日新報》,日刊5版,1927.11.2,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東洋畫方面,發現有村上英夫君的作品可以與審查員的作品相抗衡,但西洋畫方面則無此發現,審查員以外的作品都遠為遜色,雖然這樣說很失禮,但這些作品就像五十步笑百步,都不足取。其中只有陳植棋君的〈海邊〉與陳澄波君的〈帝室博物館〉,在技巧上或景物的觀察方面較為優秀,值得一提。〈海邊〉是受到後期印象派影響的作品,目的在於立體感或動態的表現,雖然只是件小品,但卻令人可以感受到海邊遼闊無際的氣氛,整個畫面掌握地還不錯。陳澄波君的作品,描繪的是東京上野公園的博物館旁的景趣,似乎有以某位畫家作為範本(model),總之,是一幅感覺很好的畫作,畫面所散發的羅曼蒂克(romantic)的氣氛,非常迷人。(翻譯/李淑珠)

‧評論三

鹽月桃甫,〈臺展洋畫概評〉,《臺灣時報》,11月號,頁21-22,1927.11.15,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通觀第一回臺展的洋畫,雖然有二、三件例外,但是一般而言都顯示朝著某個目標發展,充滿活力,讓人充份期待光輝燦爛的前途,沒有比這更令人喜悅的事情。
陳植棋、顏水龍、張秋海、兒島榮、楊佐三郎、陳澄波、廖繼春、郭柏川、古川義光諸君的作品,均能形式平穩地呈現給觀眾,此乃在骨法的修鍊上累積了相當研究之故。(翻譯/王淑津)

‧評論四

西岡塘翠,〈島を彩れる美術の秋 臺展素人寸評(彩繪島嶼的美術之秋 臺展素人短評)〉(節錄),《臺灣時報》,頁83-92,1927.12.15,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陳澄波的〈帝室博物館〉,陳氏曾入選帝展,這是一幅建築物和人物十分諧調的佳作,樸實的筆法深得吾心。(翻譯/李淑珠)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