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最新消息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最新消息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放眼東洋:陳澄波的東亞跨域#05|魔都上海

  • 2022-07-15
  • 文章

1928年,陳澄波初訪杭州與廈門,不僅在旭瀛書院舉辦個展,據史料紀載,他還入選了福建省立美術展,出品〈空谷傳聲〉與〈錢塘江〉兩件作品。

對他來說,這一年想必是收穫滿載。

隔年,陳澄波自東美校研究科畢業,隨即前往上海,展開他的全新生活——如同我們所熟知的生平經歷。

只不過,上海有著什麼樣的魅力,讓他願意繼續離開家鄉、在外闖蕩呢?

1843年開港的上海,因西方強權的進駐,搖身一變為國際化的現代都市。

陳澄波,〈上海碼頭〉,1933,私人收藏。

洋行匯聚的繁華榮景,即便在今日,只要到外灘走一遭便能深刻體會;這樣的城市景觀,其實是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所作的大規模翻新,才有如此的規模。

例如佔地最大的匯豐銀行大樓建成於1923年,古典的圓頂、巨大的量體皆具辨識度;隨後,一旁的海關大樓、字林大樓與沙遜大廈等高層建築亦於1930年前後陸續落成,勾勒出高樓林立的天際線,宛如是進步文明的象徵。

而陳澄波正是在此時抵達上海。

如同他年少時歷經了故鄉嘉義的現代化,到了此時他又再目睹一座城市的蛻變。

歐戰紀念碑與上海外灘,約1935。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E6%AC%A7%E6%88%98%E7……
〈上海碼頭〉與外灘實景建築比對。

1933年完成的〈上海碼頭〉便是取景於擁有嶄新風貌的外灘。

畫面以1924年揭幕的歐戰紀念碑為中軸,十里洋場開展於後。儘管畫作尺幅不大,卻彷彿凝結了上海的景觀、聲音與氣味。對周遭環境相當敏感的陳澄波,在創作當下的感受想必十分深刻。

事實上陳澄波在日本時,也留下了幾件描繪東京市中心的作品。

城市的發展固然快速,但陳澄波追逐現代性的腳步同樣沒有停歇。

陳澄波,〈日本橋風景(一)〉,1926,私人收藏。

更重要的是,上海的繁榮與開放給予藝術發展源源不絕的養分,這對正處畫業高峰、企圖更上層樓的陳澄波而言,無疑是個充滿吸引力與挑戰性的地方。

更遑論當時日本畫壇流行的「支那趣味」,驅使畫家們前往中國題材追尋新的題材。有過一次中國旅遊經驗的陳澄波,或許對當地的風景與文化還意猶未盡吧!

下回就讓我們來看看陳澄波來到上海之前,當地的畫壇是什麼樣的情況。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ccpf1999@gmail.com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ccpf1999@gmail.com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