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緣滅待起 山林唸歌時

  • 2017-11-23
  • 文章

緣滅待起   山林唸歌時

 

1939年陳澄波在大女兒紫薇結婚喜宴的貴賓簿中,留下一頁水彩速寫﹍。

當年已是聲名遠播的風景寫生油畫家,在眾多畫友雲集祝賀的吉日裡,卻以水彩寫下想像隨筆。

 

是戰爭導致油彩、畫布的匱乏嗎?
亦或是寫意的企圖開始淡化了寫生宿習?

 

中日戰爭導致英、美、荷對日本經濟制裁,台灣也連帶陷入物資短缺的困境。爾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緊接著二二八、白恐,竊奪畫家的生命,也掩蓋了一切藝術風華。

無盡動盪中,疏離的學界、噤聲的遺屬,有誰曾再試圖理解泛黃作品中的意境?

再啟動作品文物的修編,已是數十年後的當代,斷裂的傳承是殘酷障礙。對比廣為人知的寫生油畫,它孤零零成為例外。缺乏一手史料的狀態中,主編在265頁按上〈山之巔〉這個中性又安全的畫題—〈山之巔〉,是無奈選擇。

《陳澄波全集》第2卷,頁265,2013年8月出版。
 

緣滅待啟,
大量文物指引向不斷歸隊的山林寫生畫作,循序收錄了四十餘件陳澄波對山脈、森林的描繪。

 

巡弋阿里山區成為基金會員工的例行,
它終於又映入我們的眼簾。當一位年輕助理在祝山觀日的回程中,瞥見大塔山山頂,似曾相識的形貌﹍。

2017年7月22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助理攝。

 

 

瞬間「山之巔」的意象融入了塔山頂,攝影友人的照片陸續匯集。

左起第一、二張為王弘明先生攝。

 

 

大塔山—鄒族傳統善靈安息的聖山,曾印記在畫家思維中,婚宴隨筆自然地透露了陳澄波對阿里山深深懷思。

當他對山林平野的關懷重新被解讀,後人毅然投入阿里山學更深切的關注﹍。

「﹍凡事必有因果,就像山麓、河川必與自然因素結合,我們嘉義正位於太平洋西海岸大平原與新高阿里山的結合點上,﹍

﹍新高主峰的早晨如常與太陽公公一起露出笑顏,每天在其眼下的嘉義市民,實在太幸福了!﹍」

—陳澄波,〈嘉義市與藝術〉,《嘉義市制五周年記念誌》,頁92-93,1935.2.9,嘉義:嘉義市役所。

「阿里山世界遺產協會」籌備處成立
「山林唸歌」12月2日於總統府開展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