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斜陽,淡水的日暮時分…

  • 2016-08-20
  • 文章

繁複的墨線勾勒出一艘現代輪船,那樣巨大的船隻,竟然就停泊在一棟政府廳舍的背後,真是特殊的畫面。也只有在腹地窄小的淡水,官廳毗連著碼頭,才有機會見到這樣奇妙的風景吧。這幅鋼筆速寫的主題是「斜陽」,淡水的日暮時分,顏色一定很美。在畫面上方拉出曲折光影的半圓形,會不會就是即將沒入地平線的夕陽呢?

〈斜陽-SB18:34.12〉 1934  紙本鋼筆  12.5×18.5cm  私人收藏

1. 郡役所

1920年總督府執行「地方制度改正」,行政區劃大幅變革,「淡水郡」也在此時成立,其後又建造了圖中的這棟「郡役所」。淡水郡的轄區除了本地的「淡水街」以外,還包括八里、三芝、石門等三個「庄」,範圍相當遼闊。

 

2. 台字章

郡役所的門額上有紋樣明顯的「台字章」。台字章是日人統治台灣之初所設計的圖案,用以代表總督府為首的殖民政府體系,當時各級行政機構的職員徽章,常能見到台字章的出現,但將之裝飾於建築上則相對少見,頗為特別。

《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9月7日第6版,淡水郡役所門額上的台字章清晰可見。

 

3. 「半切妻」式屋頂

郡役所的山形屋頂,兩端各切去一角,這在日式建築裡面被稱作「半切妻」。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在各方面積極效法歐美國家,其建築樣式也融攝了不少西方技術與文化要素,並隨著之後的殖民統治而輸入臺灣。

 

4. 輪船

擁有一根大煙囪的輪船停泊在碼頭邊,可能正在裝卸貨物。輪船曾經是連結淡水與海外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北臺灣的重要物產如茶葉、樟腦,都從這座港口輸出。但在日本時代,淡水的港口機能逐漸衰弱,其後遂為基隆港所取代。

 

5. 桅杆

輪船雖以引擎為動力,船上仍可能豎起高大的桅杆。這些船桅通常不用於張帆,而有其他用途。比如無線電的天線常會拉在兩根桅桿的頂端,以利訊號接收。桅杆也讓船員能夠登高瞭望,或懸掛各種信號旗幟,做遠距離的溝通。

 

6. 沙洲

簡單幾筆帶過的沙洲,對於圖中的大型輪船而言,其實是一大障礙。日本時代,淡水河口逐漸嚴重的淤沙使得船隻的航行日益困難。吃水較深的船若無法靠岸,則必須停留在深水區,倚賴小船來回運輸、接駁人貨。

 

7. 暴風警報信號標

郡役所後方的柱子應是「暴風警報信號標」。在通訊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港口常有這類醒目標示,向往來船隻遞送訊息。暴風信號標能夠針對天氣變化發布警報,若有颱風來襲,便會升起紅色的圓球或圓錐,以示警告。

左邊可見紅白相間的暴風警報信號標。
照片:轉引自http://www.sshcf.org.tw/Article.aspx?MN=201502020001&DMN=201502030007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