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寧謐安詳的滬尾礮臺

  • 2016-07-12
  • 文章

作者:陳韋聿 (Emery Chen)

古戰場已沒有了煙硝味,破敗的遺跡裡盡是寧謐安詳。滬尾礮臺只餘下一片斷垣殘壁,數十年前法、日軍隊的炮火聲響都已渺遠。牆的背面曾發生一場爆炸,在陳澄波的年代,堡壘坍塌的痕跡猶存。視線越過城牆,是鄰近球場的房舍屋頂,清朗的天空裡還有飛鳥翱翔。最遠方的兩座山見證了歷史流轉,人世一夕數變,只有山依然蒼翠。

〈淡水舊砲台遺跡-SB20:35.11.14〉  1935    紙本鋼筆    13.5×18.2cm    私人收藏

 

1. 滬尾礟臺

滬尾礟臺建築於中法戰爭期間,一度毀於法軍砲火,戰後由劉銘傳新聘德國技師修建完成,並題名為「北門鎖鑰」。砲臺的設計與工法都引用19世紀末歐洲的先進技術,但在日本時代被殖民政府所廢置。

12 inch Gun in Tamsui Fort。參閱James W. Davidson(達飛聲),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1903, p.311.

 

2. 兵舍 (素描左前方的殘牆)

炮臺內原本存在一座四合院式的兵舍,供駐守此地的軍人起居。日本時代,逐漸破敗的炮臺成了旅遊手冊裡的特色景點,吸引遊人駐足。到了陳澄波作畫的1935年,炮臺裡的兵舍只餘下畫中的一面殘牆,到今天仍留有部分遺跡。

淡水舊砲台,轉引自《臺北縣國定古蹟滬尾砲臺修復或再利用計畫》,頁59。   

 

3. 高爾夫球場的歐式房舍

在城牆與樹叢背後露出半截屋頂的房舍,是淡水高爾夫球場的會館,也是日本時代富商名流的交誼場合。當時的企業家三卷俊夫形容這座球場有老樹、有涼風,有大屯山與觀音山的環抱,還能欣賞帆船的河上漫遊,風景美不勝收。

左圖:滬尾礮臺空拍圖,美軍航照影像,1945/06/17。                

右圖:淡水ゴルフハウス,《 臺湾囯立公園寫真集》,1939, 岡田紅陽撮影。

 

4.老虎窗

凸出於屋頂斜面上的三角形天窗是「老虎窗」。淡水的其他一些洋樓建築,例如馬偕故居、理學堂大書院等等,都能見到類似的設計。但這幢洋樓可能為了採光上的考量,窗面開得更大。

理學堂大書院                                                        馬偕故居

 

5. 親子

戴帽子的小女孩以及撐傘的大人,廣泛地出現在陳澄波的作品當中。著名的幾幅油畫如〈夏日街景〉、〈嘉義街景〉,也能見到這兩種點景人物的並置。

               

截取自陳澄波作品〈夏日街景〉          截取自陳澄波作品〈嘉義街景〉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