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文章】充滿誘惑的細節……,難以抗拒的使命感……

  • 2016-03-03
  • 文章

細節1:畫框正面

木雕外框上的圖案很清楚可以比對出就是蘭嶼達悟族人形紋、波浪紋等組合。

細節2:畫框背面

四根木條上的圖文正記載著一則被遺忘的故事吧?!

亦或是它們只是湊巧被木匠從廢棄拼板舟身上拔起的木板,製成了畫框…..

85年前的秋天,陳澄波遠赴東海岸,他以西方的油畫技巧畫出台灣東岸太魯閣族的故鄉,卻偏偏將畫框嵌進達悟族圖騰的木框裡。畫家想關注的原住民文化是哪個意圖呢?如今留在台灣的就只有老照片、舊報紙……

 

畫家當年尋找外框,渡海去過蘭嶼?

1930年的日治法令,嚴格劃定蘭嶼為人類學研究區,收到隔離保護,違者處以25日的拘役重罰。

但除了畫框以外,更深遠的追求讓他去了美麗的島嶼嗎?

陳澄波夫人(張捷)保留的遺物中,有這樣一組極為完整的達悟陶偶…..

 

達悟族社會沒有貴族制度,早在台灣民主化的數百年前,他們已懂得均分共享漁獲,習慣不貪取,因而與大自然平衡共存。

蘭嶼本是塊樂土,但她卻曾殘酷地經歷退輔會重刑犯收容的「農場」,而今被原能會強制堆放了萬餘桶核廢料……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