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展覽巡禮】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

  • 2022-06-30
  • 展覽
陳澄波,〈椰林〉,1938,私人收藏。

交錯排列的粗幹映入眼簾,從緊抓土地的厚實根基,到向上開展的棕梠葉,形成了頂天立地的平穩構圖。在椰林間穿梭漫步的人們,宛如是覓得乘涼的好去處,儘管天氣炎熱,也看起來悠然自適。

無論是日本的上野公園,還是臺灣的嘉義公園,陳澄波總會在一片自然綠意裡,安插一些人為營造的痕跡。像是上野公園裡的博物館,或是嘉義公園裡的小木橋,隱身在層層樹林間,看似不起眼,卻又難以被忽略。

那麼,〈椰林〉這件作品又是所繪何處?

透過茁壯茂盛的椰子樹,以及後方一座紅門白牆的建築,可以推知畫中的場景為自「林業試驗場」轉變而成的「臺北植物園」;那棟長形的矮房,正是今日在植物園內仍可見到的「欽差行臺」。

(左)欽差行臺遷至植物園內後,仍作為展覽場地使用。圖片來源: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南天,2007,頁80。
(右)臺北植物園內臘葉館前的椰子林(臘葉館即在欽差行臺旁)。圖片來源: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南天,2007,頁86。

欽差行臺於1894年落成,原為接待高級官員的空間,日本治臺後曾短暫作為總督府使用。直到1919年政府單位遷至總督府新廈(今總統府),欽差行臺便改以「舊廳舍」稱之,成為當時臺灣重要的展演場館,第四至五回臺展即在此舉行。只不過到了1933年,舊廳舍的基地為了興建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而被迫遷移至植物園內。

今日說到植物園,我們多半會想到歷史博物館後方的蓮花池,但在日治時期,園內最鮮明的意象卻是高聳壯觀、富有南國色彩的椰子樹。而這也是陳澄波在〈椰林〉這幅畫裡呈現的景色——參天的椰子林間,有一座前朝遺留下來的老建築。

楊三郎,〈臺北風景(植物園)〉明信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順帶一提,楊三郎也曾描繪過舊廳舍與椰子樹相呼應的畫作。比較看看,陳澄波與楊三郎的作品有什麼不同呢?

—————————————————————————-

🎨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

展期:2022/04/30-07/10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Liang Gallery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