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展覽巡禮】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展場篇)

  • 2022-12-14
  • 展覽
「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展場。

「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不僅一次展出了多幅李石樵各時期的代表作品,展示的地點也大有來頭。

目前作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建築,最初的身分是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會館」,落成於1931年。在啟用的同年,便作為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的展場。往後直到1941年的第四回府展為止,教育會館都是臺府展舉辦的場地。

第七回臺展展場。圖片來源: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81261#?c=&m=&s=&cv=&xywh=-457%2C0%2C1998%2C816

在臺灣未有如美術館等正規展示空間的時代,教育會館的存在即是肩負起這項責任。一方面提供美術作品適宜展示、觀看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教育臺灣民眾何謂正式的藝術欣賞環境,以及進入展場應遵守的禮儀與規範。

除了官辦美展,其他如臺陽美展、藝術家個展等,都有使用教育會館展出的案例。我們從現存的老照片裡,可以看到教育會館的展場有大片、無開窗的牆面,讓畫作可以等距地懸掛、不受窗戶或柱子影響。且即便是大尺幅的作品,也因挑高的天花板而不致使人感到壓迫,並更為完整地呈現畫面、凸顯作品的氣勢。

陳澄波攝於第四回臺陽美展展場。

彼時的展示及觀看經驗,在教育會館轉型為非美術展示空間後,今人已難再次體會。不過現正展出的李石樵展當中,懸掛〈市場口〉與〈建設〉兩件巨作的區域,便是沿用了過去掛畫的牆面,而非額外增設的展牆。

站在這兩幅畫前,遙想當年人潮川流、爭睹入選佳作的展覽會場,彷彿搭上了時光機一般,回到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代。

想像著自己如同日治時期的臺灣常民,若是初到美術館規格的展示空間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官體驗,這大概是欣賞作品之外的樂趣吧!

顏水龍個展展場。圖片來源:莊伯和,〈鄉土藝術的推動者─顏水龍〉,《雄獅美術》97(1979-03),頁6-44。

—————————————————————————-

✋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

展期:2022/10/15-2023/02/19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