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 文章
  • 人物介紹
    • 陳澄波
    • 張捷
  • 作品文物
    • 藏品探索
    • 捐贈
  • 教育推廣
    • 校園推廣
    • 走讀陳澄波
    • 作品特寫
  • 出版應用
    • 陳澄波全集
    • 中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衍生應用
    • 勘誤啟示
  • 活動紀錄
    • 媒體報導
    • 展演活動
  • 線上商店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展覽巡禮】人.間——陳澄波與畫都&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

  • 2022-06-08
  • 展覽
(左)陳澄波,〈臺北東門〉,1916,私人收藏。(中)陳澄波,〈遙望公賣局〉,1916,私人收藏。(右)陳澄波,〈古亭村牛奶屋〉,1916,私人收藏。

目前以波哥為主角的展覽,除了嘉義市立美術館的「人.間——陳澄波與畫都」,還有尊彩藝術中心的「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

在尊彩的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件陳澄波學生時期的水彩畫。這些畫作多半是在總督府國語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周邊的寫生,像是城門、公賣局,或是稍遠的古亭和水源地(公館)。

「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展場。
陳澄波,〈水源地附近〉,1915,私人收藏。

而畫面裡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描繪了煙囪、廠房等現代化的建設。直挺挺的煙囪在當時高樓稀少的臺灣更顯突兀,濃濃的黑煙從中竄出,也許對陳澄波而言是進步的象徵,但在當今卻會使人們產生空氣遭到汙染的惶恐。

不過,日治時期的臺灣並非沒有環境保育的概念。20世紀以後,煤礦的開採技術漸趨成熟,煤炭也成為當時主要的燃料之一,影響範圍涵蓋交通、生產、發電與民生所需,導致黑煙的排放逐漸汙濁了原本乾淨的天空。

其中,又以煤產較豐、用量較大的北臺灣首當其衝,因此彼時正在臺北念書的陳澄波,想必是身處在煤煙高升的環境之中。所幸,燃煤對環境與健康的危害問題很快地得到正視與討論。

淡水街上對「禁用生石炭」與「煤煙防止」有關的宣傳看板與布條。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6-02-20(5版)。

1923年,大稻埕的保正們率先推行「煤煙防止計畫」,之後更有「煤煙防止期成同盟會」的組成,有計畫地控管,甚至是禁用有害的「生石炭」(即生煤)。有關之倡議儘管持續到了1930年代,最終卻因戰爭的爆發戛然而止。

由此觀之,陳澄波早年的水彩作品似乎蒙上一層對生態環境的憂慮,因為畫中筆直的煙囪,總是對比著臺灣的古建築或是自然美景。事隔了二十年,當陳澄波在故鄉嘉義登高遠望時,仍可見到市區另一頭豎立幾根正吐出黑煙的煙囪。

繁華的東京和上海勢必躲不掉環境的汙染,走過這些大城市的陳澄波,是否生怕〈展望諸羅城〉裡的那片藍天隨時會轉成黑色呢?

陳澄波,〈展望諸羅城〉,1934,嘉義市立美術館藏。

—————————————————————————-

🎨畫說陳澄波‧藝術與文史特展

展期:2022/04/30-07/10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

展期:2022/03/19-06/26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附件: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 : 02-25560109

版權所有 © 202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